竞赛通知|关于举办2025年“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内选拔赛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4-11-05 点击数:

学院各教研室、班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教育引导我校青年大学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踊跃投身科研攻关第一线,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展示我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上贡献青春力量。根据校团委《关于举办2025年“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预通知》要求,现决定面向全院组织开展2025年“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1

活动时间

2024年11月10日至12月4日

02

参赛对象

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图片

比赛申报要求

01

作品形式

申报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竞赛按照作品类别、学科类别和学历类别进行评审。


02

申报形式

1.参赛作品须以学生为主设计,独立完成,能够参加展示,需为距终审决赛当年(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1)个人作品: 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申报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

(2)集体作品:凡是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项目作者必须全部为学生。申报集体作品的团队,可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及跨年级组成项目研究团队申报跨学科、跨专业项目,集体作品总作者数不得超过10人。跨学院申请项目, 由集体项目负责人向所在学院申报(研究生负责人向所在培养单位申报),作品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进行设计,并由学生独立撰写完成。

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

2.作品指导老师不超过3名(含3名)。若第一指导老师与作品来源单位不一致,需由作品来源单位党委同意并盖章确认申报。

3.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挑战杯”国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4.根据《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管理办法》的相关文件精神,近2年立项的“攀登计划”项目须参加本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申报。

5.每个参赛项目只可选择参加一类,不得兼报。以学院为单位上交作品申报书、汇总表及参赛作品。

6.为保证申报作品的质量与水平,申报作品需附查重证明,查重率要低于30%;各个参赛团队切实保证本团队参赛作品的原创性和创新性。

03

作品类别

申报类别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参赛对象只限本科生,论文观点新颖,逻辑严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且已有阶段性成果。论文不超8000字。

作品分类如下: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作品内容可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开展,所属领域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该类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了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论文在 8000 字以内,调查报告在 15000 字以内。

3.科技发明制作。本类别主要是科技创新、发明创造,制作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发明创造,包括硬件制作和软件编写。分为I、II 两类:I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II 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分类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A-E类(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组别)。

作品要求:项目已有一定的阶段性成果,能形成作品实物,具有较强的展示度。能结合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及提高企业生产提高的实际需要,依托学院专业特色、产学研等育人成果,以学生为主构思发明。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研究,通过协同创新形成“大制作”


图片

|评审标准及奖项设置

01

评审标准

本次申报作品评选将严格按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要求进行。组织院内外专家对提交作品进行评审。

评审以参赛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为基础标准。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02

奖项设置

竞赛三个类别的作品各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对获得院级奖项作品的学生颁发证书并遴选优秀作品代表学院参加广东药科大学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图片

|作品提交方式及注意事项

01

提交方式

请各班于2024年12月4日24:00前以班级为单位将参赛作品电子版发送到院团委邮箱gdpuskytw@163.com,邮件需以“班级名+挑战杯”命名。提交材料包含:

1.本班所有参赛类别作品,每个项目形成一个单独文件夹(以负责人+项目类别+项目名命名)每个项目文件夹内需包含作品《申报书》(文档版和PDF版)、参赛作品(文档版和PDF版)以及学术承诺书(签字扫描PDF版)。同一类别所有项目放入一个文件夹(以项目类别命名)。

2.《2025年“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参赛作品汇总表》(附件3),

02

材料提交截止时间

2024年12月4日

03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斯权、谢雅婷

联系电话:19832984778、15377892930

04

选拔赛咨询群

比赛相关消息扫下方二维码进群了解~

附件:

1.“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试行)

2.2025年”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书

3.2025年”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汇总表

4.学术诚信承诺书